为搭建学院与产教融合班学生的深度沟通桥梁,明确培养方向、规范学业管理,2025年9月27日15:00,吉利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在明德楼101阶梯教室隆重召开2024级、2025级产教融合班线下见面会。教务副处长陈兵、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谭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助理朱利、产教融合班辅导员李雯颖出席会议,与2024级、2025级产教融合班全体学生齐聚一堂,共话培养方案、共商发展路径,为产教融合班学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明晰培养蓝图:以创新模式筑就成才基石
会上,教务副处长陈兵首先围绕产教融合班的核心培养方向展开讲解,深刻阐释了该班级开办的重要意义——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创新尝试,产教融合班旨在为工作群体学生打通学历提升通道,让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实现双向赋能。同时,他对学业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毕业论文需与导师紧密衔接,规避因内容及要求不合格导致毕业证、学位证吊销的风险;强调学生需积极投入课程学习、配合教师教学安排,为职业发展增添更多可能性。

细化管理规范:以严谨要求护航学业征程
产教融合班辅导员李雯颖则从日常学业管理角度,为学生划定成长坐标。她首先明确产教融合班学生身份定位为兼顾实践与理论的优秀学子,在工作和学习上做好平衡,形成“实践反哺学习、学习指导实践”的良性循环,助力提升未来竞争力。在校规校纪与学分管理方面,辅导员老师李雯颖强调,校规校纪是保障教学秩序、维护学习权益、助力顺利毕业的基本准则,作为学子既要履行按时缴纳学费、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与考核的基础义务,建议大家以“学生”身份专注汲取知识,用职场历练出的“责任素养”助力班级与学院发展。

汇聚师生智慧:以经验分享与总结指引方向
2024级产教融合班学生代表张燕同学结合自身学习实践经验,为在座的同学们分享了实用的时间管理与信息处理建议。她建议大家要充分利用通勤、午休等碎片化时间完成微课学习、知识点复习等轻量化学业内容;阅读通知时重点关注时间节点、任务要求、联系人等关键词;对课程截止日期、考试安排等重要信息,借助手机日历、待办软件或纸质便签设置多重提醒;同时合理规划学习与实践时间,避免拖延现象,这些干货满满的建议为同学们快速适应学习节奏提供了有力参考。

最后,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谭波进行总结讲话,他首先表示学院充分理解产教融合模式下学生兼顾工作与学习的双重压力,强调实践与理论需双向平衡,学院将通过专属辅导员对接、弹性学习时间安排等举措为学生提供支持,鼓励大家正视挑战、肯定自我价值,在工学交替中实现职业与学业的协同成长。谭波院长还介绍了学院“千人千面”的定制化培养方案,实施“一人一纲”的教学模式,整合线上模块化学习资源与线下实践项目,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实现理论学习与职业发展的精准适配。

展望未来征程:以产教融合之力绘就成长新篇
此次线下见面会,不仅明确了产教融合班“实践+理论”的双轨培养定位,更通过个性化教学规划、严谨学业规范与深刻价值引领的协同推进,为学生搭建了清晰的成长框架。从培养方案的解读到日常管理的细化,从学生经验的分享到学院支持的承诺,每一项内容都彰显着吉利学院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重视,也为学子们打通了职业发展与学历提升的双重通道。期待同学们紧跟学院步伐,珍惜校企协同育人的宝贵机会,在实践中锤炼技能,在学习中夯实基础,以“知行合一”的态度践行成长之路。相信在学院的精心培育与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产教融合班的学子们定能在职业与学业的赛道上双向突破,既成为行业领域的实干人才,也成长为兼具理论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个体,以自身成长见证产教融合的丰硕成果,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力量。